原來生薑止暈又得,止嘔又得,又可以止咳、消水腫,真係要請教下醫師點樣食用生薑先得喇!
我在家中、診所都會常備一些生薑,除左平日煮食、煲藥用之外,如果在出外時凍親、頭暈、頭痛,就會切2-3片生薑焗水飲喇,以預防感冒。不要被網上謠言「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」所誤導,其實只要體質合適,早晚都可以運用生薑,以下與大家分享生薑的各個用途。
1. 預防感冒
生薑性溫味辛,能發汗解表,祛風散寒,可以治療風寒感冒輕證、虛人感冒;中醫常用發散風寒的經典方劑桂枝湯、葛根湯等,都使用到生薑。但風熱感冒及暑熱感冒患者就不適宜食用溫性的生薑。
2. 治療嘔吐
生薑有「嘔家聖藥」之稱,溫胃散寒,和中降逆止嘔,擅於治療胃寒嘔吐。所以吹風受寒後,引起胃脹、嘔吐等症狀,可以用薑片焗水,加少許陳皮效果更好。而孕吐患者,都可在每餐食物中加少許薑汁,可減少進食時的噁心感。
3. 舟車暈浪或頭暈
生薑能化水飲,所以由濕氣所引起的頭暈及舟車暈浪可運用生薑。如果有一些讀者容易暈車浪,可試試用保暖壺焗薑水,坐車前及在車程中途飲用。
4. 紓緩經痛
女性痛經患者,若痛經而且怕凍明顯的話,輕者可飲用生薑紅糖水,生薑性溫,能暢通氣血,紅糖能補虛,能紓緩虛寒之痛經,但若是嚴寒痛經、病情複雜,還是建議去找你的中醫師睇睇。
5. 寒咳未清
身體虛寒、脾胃虛弱、濕重的人士,好容易出現感冒後咳嗽難斷難清的情況,診明不是外感及沒有熱象,可以用生薑陳皮水,止久咳效果很好。
6. 消水腫
不要少看生薑的皮,生薑皮性涼,能行水消腫,能用於水腫及小便不利。醫師自己煮餸、煲藥用生薑都不會去皮,因連皮用可減低生薑之燥性。
7. 解魚蟹毒及辟腥
好多人都應該知道,特別是DAYDAYCOOK的讀者,煮海鮮、魚、蝦、蟹的時候,加入生薑可在辟去腥味,而中醫的確認為生薑能解魚蟹毒,可以去除食物中的寒濕之性,所以我會建議在煮一些寒性食物時(如海鮮、蔬菜、沙律等),應該落些薑汁或加2片薑片,既可以增加餸菜的味道,又可以令身體無咁虛。
最後提提大家,食用生薑前始終都需要審視個人的體質,熱盛及陰虛內熱者,對個人體質狀態有疑問,要好好請教你的家庭中醫師。
【中醫師 錢穎儀】
錢穎儀,香港註冊中醫師,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婦科博士研究生。一直關注婦女健康,治療「經、帶、胎、產」等疾病。工作時施針施藥,閒時亦會執起鑊鏟、炮製保健湯水及養顏泡茶。
Facebook Page -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chinwy/
更多中醫師 錢穎儀的Blog:http://bit.ly/2uKZ7nb